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642期】
近日
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保密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推出15集纪录片《守望:红色保密往事》
今天一起走进
“两弹元勋”孙家栋的保密故事
1965年
中国人造卫星研制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这个绝密任务代号被命名为“651”
在新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推荐下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技术总负责人的重担
压在了孙家栋肩上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让全世界“听见了”《东方红》的旋律
听见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声音
孙家栋自豪表示
“确实是一个螺丝钉
都是中国自己搞的
把第一颗卫星
在那个年代
能把它扔到天上去
真是感觉到扬眉吐气!”
保密
是人造卫星研制工作
的关键环节之一
每天一上班
基地就给每人配发
一个专门的保密工作包
每天下班离开单位时
包里所有文件
必须交还保密室
第二天上班时
办手续签字才能把包领出来
孙家栋回忆当时的保密工作
这样说道
“同学们见到都要问问
你哪去了 我哪去了
就绝对不能谈
你这个工作是保密的
那确实是非常严肃认真的
不管是谁
这个一句话不提
那是你确实是到任何地方不提”
孙家栋一直没告诉妻子魏素萍
自己的具体工作内容
妻子临产时
孙家栋却忙得抽不开身
妻子魏素萍问他
“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什么工作能比老婆生孩子更重要?”
直到20世纪90年代
全世界直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将国外的卫星送上太空
与孙家栋生活了近30年的魏素萍
才知道丈夫的具体工作
当我们仰望星空
东方红一号仍在轨飞行
那些沉默的信箱早已化作满天星辰
它们提醒着我们
有些惊天动地的伟业
往往属于一个朴素的编号
有些气吞山河的史诗
常常写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那些隐姓埋名人
用生命打造的重器之盾
仍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发光
保密就是保护国家重器
保密就是保护人民
1978年,在学术界消失了17年后
“王京”恢复了自己真实身份王淦昌
1986年,隐姓埋名20余年后
邓稼先的事迹公之于众
于敏的名字曾是绝密
1988年才得以解禁
他们用生命打造重器之盾
向这些“隐姓埋名人”致敬!
来源 | 央视新闻
编辑 | 刘心继
校对| 余夏琳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洪萨配资-洪萨配资官网-证券配资-配资网上开户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